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历史长河中,中国共产党以其独特的政治智慧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引领着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征程,在这段历程中,形成了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它们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灯塔,更是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宝贵财富。
一、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实践的指南针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毛泽东同志曾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这种结合不是生搬硬套,而是根据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在革命时期,党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战略思想,成功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在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开放,逐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切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理论联系实际这一重要作风的指引。
二、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鱼水情深的根基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的生动写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在革命战争中,党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生死相依,形成了牢不可破的鱼水关系,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党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到疫情防控的众志成城,都体现了党同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深厚情谊。
三、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自我净化的利器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武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途径,它要求党员不仅要勇于开展批评,敢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还要善于进行自我反省,正视自己的不足和缺点,这种作风体现了党的自我革命精神,是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法宝。
在延安整风运动中,党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清除了党内存在的非无产阶级思想,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继续坚持这一优良传统,通过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机制,党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自身存在的问题,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三大作风的相互关系与时代价值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三大作风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理论联系实际为党的行动提供了科学指导;密切联系群众为党的力量之源提供了坚实基础;批评与自我批评则为党的自我净化提供了有效机制,这三大作风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特质和政治优势。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三大作风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各种风险挑战的复杂考验,只有继续坚持和发扬这三大作风,才能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要求我们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相统一,在全球化、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加科学的态度来审视和解决新问题、新挑战,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要求我们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动摇地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